|
明天是入伏的第一天,以後每十天是一個伏日,三伏天正是寒性體質調養,冬病夏治的大好機會。中醫以為,冬病夏治適用于陽氣不敷、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用低下類的疾病。具體方式有內服藥、中成藥、藥炊事療、敷貼療法等,每種病癥都有具體的治療方式。明天小編就為大師先容幾種常見病的冬病夏治法。
留意︰由于人的個體差別很大,疾病有輕重緩急之別。故本文所羅列的各類方藥及藥膳,需在醫師和藥師的指導下,辨證施治,對癥下藥。
冬病夏治,治什麼?
冬病夏治法首要用于慢性支氣管炎(即老慢支)、肺氣腫、肺芥蒂、支氣管哮喘、喘息性支氣管炎及風濕性樞紐炎和凍瘡等,多采用貼膏藥、針刺、艾灸、埋線、藥炊事療以及內服中藥等方式,患者只要對峙治療城市獲得明顯療效。
內服藥物法︰
1、扶正祛邪
癥狀︰怕風自汗,輕易罹患傷風,經常噴嚏頻作,鼻塞流涕
治法︰補肺固表為主
用藥︰玉屏風散(由黃 、防風、白術組成)
2、補肺健脾
癥狀︰面色萎黃、食少便溏、倦怠乏力,平常痰多
治法︰健脾化痰
用藥︰六君子丸(由黨參、白術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組成)或健胃消食飲(山楂、炒麥芽、建曲、魚腥草、甘草組成)
3、益腎壯陽
癥狀︰常感腰酸肢軟、胃寒神疲、夜尿頻多、稍動即呼吸急促
治法︰益腎納氣
用藥︰金匱腎氣丸(由熟附片、肉桂、熟地、萸肉、山藥、丹皮、茯苓、澤瀉組成)或吞服紫河車粉
別的,治療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等可采用內服粉劑,白參、蛤蚧各等份,碾成細粉,早晚各服兩克,連服一個夏日,可以補肺益腎、增強免疫力,控制冬季爆發或減輕爆發。
外治法
此法適用于治療冬季易病發或病情加重,夏日病情減緩的慢性疾病。對反復呼吸道傳染、支氣管炎、扁桃體炎、支氣管哮喘及一些過敏體質患兒,或傷風、類風濕樞紐炎、風濕性樞紐炎、慢性腹瀉等緣由引發的免疫功用下降等,一般都能獲得很好的療效。
1.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
白芥子、細辛等藥物,碾成細粉,用姜汁或蜂蜜和諧後制成貨幣鉅細的圓餅,貼于背部、肺俞、定喘等穴位上,頭伏、中伏、末伏各貼一次,連貼三年,有溫陽活血、定喘通絡,控制哮喘爆發等感化。
2.風濕性樞紐炎、頸腰椎病
取生首烏、生川烏、山奈各20克,將上藥共研未後置于棉墊上再將棉墊敷于患處並用膠布牢固,然後用熱水袋在棉墊外熱敷。一日一次,15天為一療程。也可在伏天把瓦塊放在太陽光下曬至發燙,在病人可耐受的情況下,將瓦塊貼于筋骨疼痛部位,天天30分鐘,以不傷皮膚為度。順應于類風濕樞紐炎、風濕寒性樞紐痛、強直性脊柱炎、骨樞紐炎、頸椎腰椎退行性病變等疾病。
3.老胃病、消化性潰瘍
吳茱萸10克,碾成細粉,加食醋調成糊狀,敷于臍部,用砂布或膠布牢固,12個小時換藥一次,可以連用一周,具有溫胃散寒、止痛的功效。別的,可以用艾條自灸足三里、中脕等穴位,每次15分鐘,逐日一次,連用兩周
4.過敏性鼻炎
斑蟊研為細末,用蜂蜜調為藥膏,取綠豆大1粒貼印堂穴,外衣塑料小圓圈,並用膠布牢固。一般可敷8~24小時,至部分有炙烤疼痛感時揭去。此時可見部分起一小水泡,待水泡自行吸收後,再作第2次治療。3次為1個療程,需要時隔1周再行第2個療程治療。還可用蒼耳子3克、辛夷2克、藿香3克、王不留行3克,研末搐鼻。或用魚腦石3克、龍腦1克、青黛1克,研末搐鼻。
三伏貼敷留意事項
1.貼敷對象為6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;
2.貼敷時代,忌煙、酒、生冷、油膩、辛辣之品;
3.貼敷以後能夠在皮膚上留下中藥的冷靜,用濕毛巾擦拭即可;
4.貼敷時候︰成人4~6小時,兒童1~2小時;
5.貼敷後部分皮膚微紅或有色素冷靜、輕度搔癢均為一般反應,不影響療效;
6.貼敷後皮膚部分出現刺癢難忍、灼熱、疼痛感受時,應立即取下藥膏,制止抓撓,不宜私行涂抹藥物,一般可自行痊愈;
7.若皮膚出現紅腫、水泡等嚴重反應,需實時到皮膚科就診。
更多出色,敬請關注 藥療君 官方微信︰自我藥療(微信號︰ziwoyaoliao)
標籤
|
上一篇︰ 中藥就安全嗎?用對皆大歡喜,用不對後果很嚴重!下一篇︰ 牙疼起來怎麼就要的“人命”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