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《紐約時報》在1946年12月份報道原子能誕生四周年時,科學作家威廉勞倫斯(William L. Laurence)只是隱約地暗示“不管善惡,其都有難以估量的潛力”。勞倫斯被以為締造了“原子時代”這個詞,他是一個有爭議的消息人物。第二次天下大戰時代,他為曼哈頓計劃工作,擔任嘗試的歷史學家。然後他回到《紐約時報》繼續報道他所處置的這個項目,甚至還因報道長崎原子彈爆炸而贏得了普利策獎。2004年,很多記者辯論說,勞倫斯所獲得的“普利策獎”應當由于“不加批評地宣傳核能力”而被撤消。
在嘗試成功的第十年,也就是1952年,《肯塔基新時代》(Kentucky New Era)援用了費米團隊物理學家阿瑟康普頓(Arthur Compton)在芝加哥貿易和產業協會午飯會上的講話。 (康普頓那時發布了這則著名的消息︰“意大利航海家已經登陸新大陸”)康普頓為原子彈的利用辯解,但他加倍誇大這個嘗試對社會帶來的影響,誇大了能源的重要性︰